DB32∕T 4841-2024 脱毒大蒜蒜种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
ID: |
2B24DBE5D2314C95A0A25ECF224F34D3 |
文件大小(MB): |
0.48 |
页数: |
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7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 版,脱毒大蒜蒜种生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virus.free garlic seed,2024-09-12 发布2024-10-12 实施,CCS B 31,DB32/T 4841—2024,ICS 65.020.20,DB32/T 4841—2024,前言Ⅲ,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脱毒苗生产2,4.1 脱毒材料2,4.2 茎尖脱毒2,4.3 病毒检测2,4.4 脱毒苗扩繁2,4.5 生根成苗2,5 原原种生产2,5.1 防虫网隔离2,5.2 脱毒苗驯化2,5.3 脱毒苗移栽2,5.4 田间管理2,5.5 收获与贮存3,6 原种、良种生产3,6.1 产地环境3,6.2 种子处理3,6.3 整地与施肥3,6.4 播期3,6.5 播种3,6.6 破膜3,6.7 肥水管理3,6.8 种蒜采收与贮存4,7 病虫草害防治4,7.1 主要病虫草害4,7.2 防治原则4,7.3 农业防治4,7.4 生物防治4,7.5 化学防治4,8 记录档案4,目 次,Ⅰ,DB32/T 4841—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徐州硕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峰、刘灿玉、陆信娟、樊继德、赵永强、张碧薇、李勇、史新敏、葛洁、杨青青、,李梦倩、杨艳、臧凤满,Ⅲ,DB32/T 4841—2024,脱毒大蒜蒜种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脱毒大蒜蒜种的脱毒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及良种生产、病虫草害防治和记录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脱毒大蒜蒜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23416.9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9 部分:葱蒜类,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405—2000 脱毒大蒜种蒜(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525 生物有机肥规范,DB32/T 1591 蔬菜生产田间记录要求,DB32/T 2827—2015 大蒜脱毒快繁技术规程,DB32/T 4211 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脱毒苗 virus.free garlic seedling,由茎尖分生组培技术获得并且已病毒检测为无病毒株的大蒜试管苗,3.2,原原种 pre.elite,以无病毒试管苗或组培鳞茎的形式进入防虫网室、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繁育获得的脱毒种蒜,3.3,原种 elite,由原原种做种蒜,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蒜,3.4,良种 certified seed,由原种做种蒜,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蒜,1,DB32/T 4841—2024,4 脱毒苗生产,4.1 脱毒材料,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并且在当年生长季节进行田间株选,选择生长势较强的植株。收获时鳞茎单独,保存,用作茎尖剥离,4.2 茎尖脱毒,按照DB32/T 2827—2015 中第3 章至第6 章的规定进行,4.3 病毒检测,应按照NY/T 405—2000 中5.1.1、第6 章的规定进行,4.4 脱毒苗扩繁,经检测确认无病毒的大蒜脱毒苗转移至茎尖分化培养基内进行丛生芽分化苗诱导,分化苗诱导培养,基为B5 培养基+6-BA 1.0 mg/L+NAA 0.1 mg/L+pp333 3.0×10-6 mg/L+3×104 mg/L 蔗糖,4.5 生根成苗,诱导成功的丛生芽长度达到2 cm~6 cm 即可以分株,然后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成苗。生根,培养基按照DB32/T 2827—2015 中3.3 的规定配制,5 原原种生产,5.1 防虫网隔离,防虫网的目数不小于60 目,5.2 脱毒苗驯化,当脱毒苗根系较发达时,温室温度设置夜间不低于10 ℃ ,白天不高于28 ℃ ,将试管封口膜破孔,3 mm~6 mm 或培养瓶瓶盖掀开缝隙约3 mm,使脱毒苗轻微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炼苗2 d~3 d 后,将试管,封口膜完全去除或培养瓶瓶盖完全打开,继续练苗2 d~3 d 后即可移栽,5.3 脱毒苗移栽,5.3.1 炼苗后的大蒜脱毒苗应移栽至穴盘在温室培养,10 月上旬定植于网室,定植区域表层土壤宜掺混,50% 通用型有机营养土,5.3.2 种植方式采用平畦或高畦栽培,株距5 cm~7 cm,行距20 cm。移栽时,按照株行距开沟或挖穴,沟内或穴内适量浇水,移栽后覆土并覆盖地膜,缓苗后及时破膜辅助出苗。按照DB32/T 2827—2015 的,10.6 中规定追施肥水,5.4 田间管理,生长期间应及时除草,依据土壤墑情及时灌溉。及时将蒜苔抽出,2,DB32/T 4841—2024,5.5 收获与贮存,当全田80% 植株基部叶片干枯时,及时收获。收获后的蒜头装入带有孔隙的网袋,阴干晾晒5 d~,7 d,忌阳光直射,宜用遮阳网遮阴(遮阳网透光率80%~90%)。室内常温保存,留作生……
……